心理卫生

时间:9/11/2012 5:58:02 PM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案例:我的性格颇为古板拘谨,循规蹈矩,缺乏灵活性,过度追求尽善尽美,遇事犹豫不决。每天洗手要洗10分钟;离家前要开关门3次;上楼前要左脚先上楼梯;某一段路要走两步退一步;做一件事前要盯住某件东西2分钟……我也不想这样,甚至感到每一天都是痛苦的。(陶拧)

    心理解析:强迫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心理学中的解释是指以重复出现个体并不愿意出现的某些观念、意向和行为作为特征的一种现象。

    几乎每一个强迫者最初也很想消除自身的强迫现象,并采取过一些方法应对。但大多不管用,因为他们采取的方法往往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抵抗,坚决不允许强迫现象存在的一种抵抗,反而产生了使症状越来越深的一种反作用,进而使他们又进一步陷入更深的苦痛中。

    其实,强迫现象之所以越来越严重,就是因为自己不能接受它,不允许它存在。要想让消失,首先的一个前提就是劝说自己“接受它,允许它存在”。为什么“接受它,允许它存在”会使强迫现象消失呢?其实,强迫思想亦如在平静湖面投下一颗石子后产生的波浪,你想让波浪消失,于是采取抵抗的措施,在另一个方向又投下一颗石子来阻碍它扩散,结果只会引起波浪此起彼伏的现象。其实,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使波浪消失最快的一个方法是不要理会它,让它自然淡化、消失……

    那么,面对强迫现象,如何应对才是正确而又有效的呢?

    要消除这种现象,一方面要从生活中改变自己过于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完善的特点,生活中多增加一些随意性、随它去的做法。而更主要的是要做到两点:

    1、接受它,进一步去忽略它。

    2、为所当为:(1)做自己该做的事;(2)带着不适应感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生活中遇到焦虑的事,不愿去想却控制不住去想;明知没有意义不想去做却控制不住去做等等,一系列的强迫现象处理起来如果能做到有所作为地顺其自然,将会是恰当不过的。

电话:0738-8800081 投诉电话:0738-8800860 传真:0738-8802002 邮政编码: 417000 地址: 娄底市长青西街(汽车站往西400米)
版权所有:娄底市荣军优抚医院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5309号-1 湘公网安备43130202000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