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我在某证券公司工作,前些天又在寻找职业培训机构了。我在参加完一次培训课以后,整个人的状态都很好,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信心,但是过不了多久,我又会像一棵“缺水的大白菜”,开始急着寻找新的培训机构。(马小组)
心理解析:每月必参加一次职业培训,每次培训完就感到神清气爽,“自我”高度膨胀,可是过了两三天就开始垂头丧气,如果不参加职业培训,不被培训师“励志”一下就觉得心理不踏实。日前,有专家提出,有一种“病”应该引起注意,那就是在培训越来越热的时候,“职业学生”也越来越多,而这些“职业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心理上过于依赖培训的“培训后遗症”患者。
依赖性仅是“培训后遗症”一个不太严重的症状,还有一些培训后遗症不仅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甚至还影响到自己所在企业。有些培训者在那些没有资质的培训师的“指导”下,要么信心过于高涨,要么信心过于缺乏,对自己不能正确评估,曾经出现过一个家企业数十名员工在参加培训后,有一半的人因“认为自己还待在原来的企业简直是浪费生命”而跳槽的现象。
出现对培训过于依赖的症状是培训者想解决问题而本身治标不治本的后果。根据调查,“培训后遗症”的“高发人群”是那些对自己有一定期望值,而且工作处于一定的压力之下的职业人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都需要得到适当的激励和肯定,而如果在企业文化中缺乏这样的氛围的话,员工很可能在接触培训后把培训作为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一种途径,长此以往,必然会形成依赖。
造成这样的情况除了培训者自身的问题以外,还有培训机构的问题。一家培训公司的负责人认为,现在很多培训师根本没有什么资质,仅仅是上过几次培训课就开始把自己上课的内容生搬硬套到课堂上去。而一些非正规的培训机构都是拿到篮里就当菜,对学员一味地煽动或者是灌输,这也是造成“培训后遗症”的一个重要因素。